第25章 折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大老爷!”姓余的在公堂之上再一次哀恳,“无论如何再宽我十天的期限,我一定凑足了钱来交代清楚。”

“到时候不交呢?”

“我不敢欺骗青天大老爷,只求大老爷宽限,到时候一定交。我已经想到法子,却要几天工夫去办。”

看他神情如此诚恳,汤斌便准了他的请求,事后姓余的也确实言而有信,到了限期,竟然真的把拖欠的漕粮余额,如数完清。

如果换了别的县官,有此圆满结果,当然高兴,若是再能抽出片刻工夫,把姓余的传上堂来,说几句嘉许的温语,就算得上是能体恤民艰的难得好官,但汤斌却并非如此。

“你一定在作贼!”他再度将这位姓余的传来,很生气地拍着桌子。

“几次比期,你家中根本就没有余粮,我晓得你穷,也没有亲友可以帮忙。我问你,不是作贼去偷,哪里来的钱去买粮?”

听的汤斌这么一问,姓余的神色惨淡地答道:“青天大老爷在我们江宁做县官,哪个敢窃盗?大人放心,这钱绝不是偷来的!”

“那么,莫非天上掉下来的?”

姓余的低头不答,却有眼泪掉落在地,这明明是有隐情!

汤斌看在眼里,心想不逼他一逼,不会吐实。

“哼!”他冷笑说道:“事无不可对人言,如果你的钱来路清白,为什么说不出口?”

姓余的听得老大也这么一问,倏然变色,悲痛相激之下,忍不住痛哭失声起来,“大老爷,我实说了吧!”

他好不容易才挤出一句话来,“这是卖女儿的钱!”

这一下害得汤斌也是颜色大变,他先是一怔,随即放缓了声音说:“你女儿多大,卖给哪家?细细说给我听。”

姓余的此时已经是抽抽泣泣,根本就无法从容陈述,只能哽咽着说了个大概:此人有个十六岁的女儿,尚未许亲。

为了漕粮征收不足,便要连累“大老爷”的“考成”,于“前程”有碍,并且自己也得关入大牢当中,因此,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将女儿卖给了邻家的儿子。

卖得的钱,也不过刚刚够买米,因为每年一到漕粮征收的时节,市面上粮食的价格就要飞涨,再加上这几年整个江宁一带旱涝频发,当地农户自己家中都是歉收,哪里有多少余粮交予官府?

有些迫于无奈之下,只得东拼西凑拿出现银,到市面上去购买粮食,缴足余额,如此一来就更加促使了当地粮价的飞涨,反过来又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

其实东南一带原本是粮食产区,但是由于漕粮的征收任务繁重,粮食价格较之江西、湖广等地反倒要高得多,作为地方官,汤斌也觉得此事颇不合理,但苦思之下也没什么好办法。

“你那女儿卖与邻家,是作偏房,还是算正室?”

“不是偏房,也不是正室!”

“咦?这是如何说法?”

“大人,实不相瞒,他家把钱都凑了给我来完粮,办不起喜事,我也一点都没有陪嫁。

就在今夜,悄悄把我女儿从后门送了过去‘圆房’,就算成了亲。”

姓余的说到这里,大概是觉得太委屈了女儿,抽抽噎噎地哭得好不伤心。

“你莫难过!”汤斌说道。

“等我先找了你邻家来再说。你也带了你女儿来,我自有道理。”

于是汤斌派人找了男女两家到县衙门,在后堂接见。

邻家姓陈,家中父子两个,汤斌细细的问了老陈,前日确实是买了一个儿媳妇,他那儿子学的虽是木匠,品貌不算粗蠢,也略略识得文字,只是配余家的女儿,无论如何还是女家受委屈。

老余的女儿名叫寿姑,汤斌叫人一并带了过来,见到此女也有中人之姿,并且气度极好,一看就是书香门第出生,不带丝毫小家子气。

汤斌一见之下也是颇为欣赏,于是转回家中跟他太太商量,要把寿姑认作义女,这样一来,寿姑就算是嫁入陈家,也不会委屈了她。

汤夫人极其贤惠,见面之后也爱寿姑的端庄和孝顺,欣然许诺,并且把她陪嫁的一枝玉钗和一副宝石耳环,赠予义女,作为陪嫁。

汤斌略一沉吟之后,干脆好事做到底,又传鼓吹把寿姑送到陈家完婚,这件事情在江宁一时传为美谈。

汤斌在和吕岳聊及此事的目的,主要是概叹漕粮的征收任务过于繁重,他怜惜地方老百姓实在是太苦了。

然而汤斌却没有想到,吕岳在闲聊的过程中,却能够引而伸之,突然冒出了一个新想法:

“汤大人,请恕小人愚钝,既然漕粮的征收有如此多的弊端,那为何不能想一个变通的法子呢?或许可以稍稍减轻一点民众的负担!”

“哦,你有什么好法子?”汤斌一听,立时来了兴趣。他知道吕岳一向都是机智百出,没准这个少年人随意冒出的一个新奇想法,还真有可能是济世良策呢!

“小人只不过是偶发奇想,既然朝廷的主要目的是供应京师的粮食需要,地方政府的任务,就是及时足额的将漕粮运抵目的地,至于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获得足量的漕粮,其实也可以视情况而定,实在是不必拘泥于陈规旧俗!

譬如说,朝廷有旨意,为了正用,赶催漕米,那就先动库款,到粮价较低的地区买米运出,再改征银子,归还垫款,也有小户实在无米可交,情愿照市价折银,官府自然也可以乐于代办。

再有一种就是各地丰歉不同,丰收的地方,大家自然交米,正项以外,另外额定的‘漕耗’、‘船耗’的耗米,以及浮收的耗外之耗,也都是米。

由官府出面到丰收之地购买这些耗米,再运送到歉收的地方,价钱比较便宜,老百姓可以买来交粮,只要帐面上做一道手续好了。

总而言之,老百姓纳粮,照价折算银子,由宫府代办漕米充“正兑”或“改兑”,官府有的是办法平抑粮价,岂不是好得多?”

“咦!这倒是一个好办法,以前我怎么没有想到?只要能够将漕粮的征缴任务完成,何必一定要老百姓上缴粮食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本站推荐
开挂闯异界邪龙狂兵都市之万界至尊校花的贴身高手我的冰山总裁老婆女总裁的贴身兵王妖孽奶爸在都市头狼
相关推荐
摄政王的天命医妃不会只有我不是主角吧?九龙风水师影中先生之九龙天师胖揍星际商人阳间摆渡人美漫:从疯人院毕业后做蝙蝠侠不冷血的影冷血总裁:古代娇妻有点萌黑白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