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章 今昔之感(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咚咚的闷响听得人心惊,王进维不知道赵克承那里忙活的怎么样了,听了半晌,嘱咐道:“你先别忙,听听上头的动静,看有没有人。”

赵克承从他肩头上跳了下来,两个人相对活动手脚,他笑道:“敲了半天连个脚步声都没有,就算有人估摸这会也不在。所以得抓紧点时间,等人回来,一个两个好对付,十个八个的咱们真的出不去了。”

王进维点头说是,问道:“可发现能出去的地方?”

“有,就在方才我停下那里,落了许多灰,露出块薄铁板,我推了推,约莫有点亮光透进来。您再缓会,咱们一鼓作气,争取这次能出去。”

听了这话,王进维似乎腰不酸了肩头也不疼了,原地跳哒了两下,抡了抡胳膊跃跃欲试。长孙姒又撕了一圈裙边,在地上点了个小火堆,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忙活。

两个人重新顺着刚才找到的薄铁板摸索,往左边又移了两步,赵克承找准了一处,叮叮当当敲起来,最后一声闷响,连那根白骨都从上头掉下来。

长孙姒顺着声音望了望,一缕细细的光柱渗下来,尽管短短的一节,但也足够叫人欣喜若狂。

赵克承说王兄受累再往上撑着些,王进维双腿直哆嗦,事到如今什么也管不了,直了直腰身把他往上送了一截。他伸手放在铁板边,探出几根指头,顺着透光之处将铁板往右推。

噗簌簌的灰顺势一个劲儿往下落,然而光柱仍旧是那么一丁点,再没有进展。王进维有些急切起来,“上头还有压着的物件吗?”

赵克承抹一把脸上的灰,扒在墙壁边缘缓了缓才道:“是,上头好像有个圆圆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等我把它推开。”

他一只手撑在墙上,另一只吃力地往上够,这个距离早已脱离王进维的肩头,脚下悬空,摇摇晃晃。王进维看得心惊,“要不你下来,歇会换我上去。”

约摸赵克承想起他那身高马大的模样,连声拒绝,探手一推,本想着得费一番精力,不成想一下将那物件推开,在一片嘈杂的声响里,宽阔的光束在晦暗的地方形成一个壮观的圈。

赵克承自知动静大了一些,摸着一处稍微坚固的地方撑住了跃出洞口,站在平坦的地方缓了颤抖的手臂才四下打量。

这是个人家的灶台,方才被他推下灶台的是一口大铁锅,如今还在地上歪歪倒到的转圈。推开门,探头看了看,没什么动静,这才蹑手蹑脚寻了布料来,系成长长的绳,把困在地下的两个人给拉上来。

王赵二人累的瘫在地上喃喃地道成了成了,阎王殿前半日游,又回来了。长孙姒靠在灶台边笑,劫后余生,心里说不出的欢喜。可无尽的落寞又瞬间袭来,他们暂时脱险了,南铮仍旧没有踪迹。

她捂住脸揉了揉,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只有他们安稳了才能琢磨他的下落,否则到时候连个报信的人都没有。

那两个精疲力竭,一横一竖倒着,只有喘气的份。她起身,推开这间屋子的门向外张望,一间两丈长一丈宽的屋子,木几矮凳隔开内外两间。里间一张木床,两床被子揉成一团,随意搭着两件旧衣袍;外间放着个木桶,一个扁担,墙上挂着斗笠,斗笠下吊着鱼篓,她探手进去摸了摸,湿漉漉的还捉了条死鱼出来。

看这模样,这屋子的主人近日还在这里歇脚,只是把他们扔进灶台下地坑的人会是他么?这是出去做什么了,什么时辰还会回来?回来一个人还是一群人?眼瞧着天就要黑了,也不知道是哪一日,得早些回到对面的镇子上才成。

她把想法同另外两个说了,王进维刚缓过劲儿来就开始犯愁,“咱们如今这个境地和那老贺脱不了干系,要想回去还得搭他的船,到时候逃出去再被送回来,彻底走不了了。”

长孙姒说咱们这个样子一准儿被他认出来,“得换个模样,反正他觉得我们应该被关着不会出来,趁这个机会回去是最好的。”

王进维有些犹豫,“好是好,可怎么换模样,身上的东西都被搜走了。”

她看了看两人蓬头垢面,笑道:“咱们如今这个模样,说不是叫花子都没人信了。就是身上这些衣服显眼。”

她指了指床上的衣服被褥,“咱们就留下衣袍,把那些拆掉补上,抹些灰土捧个破碗,不说十成十的像,至少天黑看不清,咱们跟在渡河人的后头,到时候见机行事,蒙混过去就行。”

这个办法倒是可行,反正这屋子主人也不是正经人家,拆起他的衣物来毫不手软。长孙姒在刺啦刺啦的布料脆响里四处寻针线,赵克承把灶台上下还原成原先的模样时,还找了几样能果腹的,可又担心是个陷阱不敢下口,只能眼巴巴地望着。

那厢长孙姒缝制的破衣烂衫,加上她不忍直视的针脚,穿在身上几乎没什么破绽,王进维由衷地赞叹她想的周到。诚然,她用了最大的努力,才得了这么几件,最后厚着脸面承受了溢美之词。

各自敲破了一只碗出门,向两头望了望,果然是那老贺指的那条巷子,再往西应当就是临近惠通渠的村落。三人正蹲在门口琢磨怎么走,西头走来四个人,离的近了才发现一男三女,挑着担子往这里来。

到了跟前,领头的一个四十来岁的大娘停了脚步同他们说话,“哟,天寒地冻的,你们怎么待在这儿了?这条街没几个人,要讨饭怎么不去对面镇子上,在这缩一夜准的冻死了。”

长孙姒颤巍巍地将手中碗递了出去,露出一双通红的大眼睛,那大娘险些没掉下泪来,摸了半块饼给她,“哎哟,可怜的!你们都跟着我们渡河去,到了对面的镇上,寻个暖和的地方呆一夜,明儿再要饭吧!”

随行的几个人也没有异议,那大娘不由分说,扯了长孙姒就往渡口去。将渡口一个火把点燃,没等许久老贺就划着船过来。

几个人好像都不待见他,上了船给了银子一句话都没说,老贺看了他们三一眼,也没在意,稳了船头往对岸划。

到了渭川镇,一行人下了船,那大娘见长孙姒畏畏缩缩的模样,既心疼又同情,可惜帮助不了只得自顾自去了。

王进维幽怨地望了望天,无奈道:“委屈殿下至此,着实是臣等罪过,待回京任由殿下责罚!”

长孙姒浑不在意,掂了掂碗里的半块饼笑道:“回京的事情,你急什么?离客栈还有些距离,都吃点么?”

这俩人回眼看看长孙姒落拓的模样,头都要垂到地上去,她摇了摇头把碗里的饼分给了路边眼巴巴的另一个同道中人,大摇大摆往客栈走。

那掌柜的见到他们眼睛都直了,打量了半晌才认出来,连忙招呼着坐下,“几位客人,一日不见怎么成了这副模样?”

长孙姒捧着一杯茶倒苦水,说是遇上一伙劫道的,不由分说抢走了所有东西。掌柜的瞠目结舌,说活了这么些年从没听说过这种事。

王进维顺着长孙姒的话往下编,“大概是一伙流寇,我们运气背就遇上了。不过掌柜的放心,我们还有人在客栈里,银子绝不会短了你的。”

那掌柜的才长长出了一口气,忙招呼他们上楼歇息,又命了伙计抬几桶热水上去,好酒好菜伺候着。

长孙姒倒是没什么,嬷嬷齐氏看着她这幅模样一时没忍住,呜呜哭出声来,说打小捧在圣人手里的金枝玉叶,怎么遭受这番罪。说什么也要打道回京,再不要管这些陈年旧事。

长孙姒收拾干净随着她坐下劝,好说歹说不哭了,问另外的人可好,怎么没见着南统领。她的筷子顿了顿,再没有胃口,“活着回来就好,南铮如今追疑犯去了,等有了消息才通知我们。”

齐氏点了点头,“都没事就好,今儿我怕你们出事,还特意去了趟七塔寺给你们求了经文。虽然庙小,但是香火倒很旺,等到做晚课的时辰,香客还不愿意走。”

她笑,“嬷嬷担心了!”

齐氏又给她加了些菜,“我担心倒是没什么,只是你这一日遭的罪,算了,咱们不提了,都过去了。多吃些,多吃些。”

长孙姒笑着安抚她,“嬷嬷今日回来的也晚了,如何不用一些?”

齐氏摇了摇头,“不晚,他们申时三刻就做晚课了,回来就吃了些,你不必管我。”

她却停了筷子,“申时三刻,怎么这么怪的时辰?”

“听说,这河上去了的人不少,怨气重;后来有个方丈听那摆渡的怪人说,这个时辰念经最好,保佑一方平安。他能通神明,说出的话哪个不信?”

长孙姒取了帕子揩嘴,“我有些事没了,这回安稳的很,不会有危险,您别担心。”

还没等齐氏反应过来,她取了斗篷就出了门。临出客栈前还敲了赵克承和王进维的房门,说是明白陆宅那幅奇怪的猴子图的意思了。

一堆猴子围着三块石刻,申猴申猴,可不就是申时三刻?那个七塔寺是唯一能看到陆宅的地方,如此一来,说的多半是七塔寺了。

若说老贺和那陆家旧宅子关系匪浅,以前还有些将信将疑,这回有了超度念经这番说辞,恐怕是错不了;非但如此,南铮的下落还很可能在那处问清楚。想到此处,她纵马一路往东去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本站推荐
万古第一帝盖世仙尊校花的贴身高手都市之万界至尊头狼开挂闯异界邪龙狂兵妖孽奶爸在都市超级武神
相关推荐
高能孕妻:钟先生,生二胎孕妻天降:早安,暖男老公九千岁的满级黑月光我成了十个反派大佬的爹穿书后,我娇养了反派大佬娱乐之大盗极道龙尊戏精狂妃又在装白莲啦南洋逍遥小岛主东国岛津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