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红尘多误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杨熙初归长安,完全不知如今庙堂草野格局形势,若在之前,他定会惶然无措,不知该去何处。

但如今的杨熙,已不是昔日初出茅庐的愣头青,而是经历了生与死考验的宗室遗孤,看过了人性百态的长途旅者,更是百家万藏贮于胸中的百家“司书之人”,即便向来引导他的若虚先生不告而别,也并未留下只言片语,他仍是看出了一些端倪,心中有了目标。

想要了解如今长安城中形势,他能去的地方其实不多,一者自然是尚书官署,这是他就职的衙门,若想知晓半年多来发生的与他切身相关之事,直接去往尚书衙署,询问同僚乃是最直接的选择。但他当初意外离京,不告不署多时,如今还不知衙署之内对自己是什么态度,也许自己已经被除官停职也未可知,贸然前去自不是明智之举。

另外一个选择,便是去往先生曾经就职,自己也曾就学的太学,那里虽不是朝堂官署,但博士众多,弟子如云,皆是息关朝野之士,而且太学之中首重传承,不至于像尚书署一般规矩森严。更重要的是,若无意外,他的知交好友王愈尚在太学就读,自己的授业师傅丹夫子也在太学教书,先找到他们,又能省却诸多麻烦,知晓更多消息,从而趋利避害。

他一路走向长安城南,经由覆盎门出城而去,期间再无人对他过多关注,谁也猜想不到,昨日他还躲躲藏藏,唯恐自己和身边的孩童被人发现。

如今箕子已被藏在暖玉楼中,他已再无牵绊,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去做那未竟之事。

是的,虽然先生未留只言片语,便离开了长安,但是他之前对杨熙说过的话,杨熙一直记在心中,片刻不敢或忘!

当杨熙知晓自己宗室遗孤身份,成为百家万藏的传承者之后,先生曾经以“上中下三策”的说法,给他指出了可能的道路。

上策便是竞逐至尊大位,以胸中所学经世治国,纵横宇内,成为一代明主。

中策乃是身蹈官场,进可求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之位,如董夫子、王巨君一般展毕生所学,左右天下国运,退可巡牧一方,生息利民,为百姓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而所谓下策,则是做一名教书先生,将自己所知所学传承下去,让自己胸中掌握的百家绝学不致断绝,听凭门生弟子开枝散叶,泽被天下。

杨熙不愿陷入皇室倾轧,也深知人在官场、身不由己的道理,反而是做一名教书育人的先生,这听起来见效最慢,几乎要耗尽一生之力的下策,最合了杨熙的心意。

天下之学,咸在太学,难道先生当初说这“三策”,便已在暗示他,终于会有这么一日,他要去往太学,寻求破局的关键么?

太学之所在,便在长安城西南五里之处的近郊。

此时正值春和景明,虽然是清晨时分,仍见无数儒冠学子从道旁寓舍行出,一边呼朋引伴,阔论高谈,一边走向那远处的辟雍明堂,准备开始一天的早课。

杨熙走遍满目疮痍的九州大地,所见所闻皆是黎民的悲苦,如阴霾盘旋心头,如今看到这些胸怀大志、腹有经纶而又无忧无虑的年轻学子,脸上不觉露出一丝微笑。

不管这些学子在此读书,是为了功名还是利禄,是为了出人头地还是养家糊口,他们总归是文脉得以传承、汉祚所以延续的基石和保证。

不知不觉间,杨熙对万事万物的认识已经不再流于表面,而是直指根本,看透本相,这不仅是因为他年岁渐长,经历渐丰,更是因为他已成为“百家万藏”真正的传承人,恰如登临绝顶,对世间之事自是一览无余。

因为杨熙也穿着一身布衫,与寻常学子诸生无异,但只要仔细观察,便可发现这个看似闲庭信步的少年,步伐其实极快,旁人要走三步的距离,他好似一步便可跨过。

不过诡异的是,杨熙走得这般快法,有时几乎在其他学子身边一掠而过,却始终无人关注于他,发现他的异样。

这当然不是因为路上的学子都是瞎子,而是因为杨熙展开“禹步”赶路,神意却是散布周身之外,一有人将视线转来,他的

步法便随之转慢,让人看不出异样端倪。这并不是杨熙有意为之,而似一种自然而然的本能,绝似神道术法中的“障目”之术,却又似是而非,神乎其神。

要去太学,必然经过尚冠里,也就是丹夫子宅邸所在之处,虽然日前杨熙已从吕节那里知道,丹青姑娘仍在等待自己回来,但他实在是提不起勇气,就这么去面对这被自己辜负许久的姑娘。

还是先去太学,等见过了丹夫子,问过别后情形,吃完这位业师的痛骂,再去面见青儿,赔罪道歉罢。

须臾之间杨熙已行至太学之前的广场,营造法度严谨的学宫轩宇两侧排开,其中最为宽大者乃是学子早课晚课聚集之所,虽然晨曦方明,但已有隐隐传来的读书声。

学问一道,惟精惟勤,天赋如何虽然重要,但能成大德者,无一不是勤恳奋发之辈。

杨熙四处一看,忽然在学宫之外的墙角之处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人身量不高,身形却是有些佝偻,一身青衫已是洗的发白,手里握着一卷书册,看那皱眉苦吟之态,不是王愈,又是何人?

“谦古,你呆在此处作甚?为何不去堂中早课?”杨熙悄悄走到他的身后,猛然拍了拍他的肩膀,顿时将王愈吓了一跳。及至转身过来,看见身后站着的人竟是杨熙,王愈才由惊转喜。

“延嗣!怎么是你!”王愈将那卷书册塞入袖中,双手猛地抓住杨熙的肩膀,“我还以为...你随着若虚先生....离开长安,再不回来了呢!”

杨熙笑而不答,王愈这才敏锐地发现,一别半载,杨熙的身量高了不少,脸上也多了沧桑之色,皮肤虽然有些发黑,却已不复往日的病容,整个人的精神气度都似提升了许多,甚至有点类似若虚先生一般的感觉了。

“你...这些时日究竟去了哪里?发生甚么事了?”王愈后退一步,重新上上下下审视这位昔日好友,觉得他又是熟悉,又是陌生,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杨熙听见好友这般直截了当的询问,心中却忽然放松了许多。

虽然经历了许多匪夷所思的变故,身份也越来越复杂,但是对王愈这位好友来说,自己仍然还是那个杨熙。

“遇到了一些一言难尽的事情,不得不离开长安一段时间,”杨熙展颜一笑,“此时事了,自然便回返长安来了。”

王愈是何等聪慧之人,自然听出杨熙的语焉不详,其实是有难言之隐,当下也不再追问,只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王愈一家是外戚王氏的远房旁支,就是因为太过“远房”,所以昔年王氏权势熏天之时,他也没有沾上什么光彩,落得什么好处,但也正是因此,王氏倒台之后,他也没有过多受到牵连,仍然能够以“诸生”身份在太学读书。只是毕竟他也姓王,与那倒台的王氏尚有亲故,所以受到孤立也是在所难免,别人都在学堂早课,他便也不好意思进去凑趣。

也正因此,看到杨熙这位失踪多日的知心好友忽然出现,王愈是发自内心的感到高兴。

两人携手走到一个僻静无人之处,叙了几句别情,杨熙便开始询问近来发生之事。王愈听到杨熙连若虚先生离开长安去了哪里都不知道,不由得大为惊讶,不知杨熙这段时间究竟遇上何事,怎地这种事情都不知晓?

但杨熙不肯明说,他也不好追问,只是耐着性子,将去岁以来发生之事一一对杨熙说了。

杨熙默然静听,终于知晓先生乃是恶了天子之意,方才挂印辞官而去,但却不知先生到底是在什么事上与天子起了分歧?

难道跟自己的真实身份有关?

不对,若是自己身份被先生泄露,以如今天子多疑之性,绝不会容自己活在世间。

据谦古所言,先生与天子之间,却是先生的反应比较激烈,直接挂印而去,倒是天子却似处处怀柔,有朝臣举发自己不告不署之事,天子竟也仅是处罚了尚书令一人,并未将自己坐罪论处,这只能说明,是天子有求于先生,即便是两下反目,天子也仍留有余地,期冀与先生重归于好。

而自己

,便是那个余地。

普天之下,有什么事情,是天子有求于先生,而先生却不愿从命的呢?

那必然是关系国之重器,天下大事,乃至于社稷存亡!

杨熙脑海之中,忽地闪过二字。

禹鼎!

听谦古所言,如今天子疾病缠身,身边又是佞幸环伺,纵想要借着朝上仅剩的几名肱骨之臣励精图治,革故鼎新,也是有所不能。

人力不能者,必求神道祈禳之术,纵是天子亦不例外。难道天子便是在这汉室衰颓,积重难返之际,又想要借助先生之力,寻求天下气运所钟的禹王九鼎?

但是先生此前也曾对杨熙说过,禹鼎虽是神物,可为一时之验,却无关大道之势,想着倚靠嘉瑞灵异来改变国祚,终归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罢了。

可能这就是先生挂印而去的原因了。

如今自己已选择了明确的道路,不再需要先生从旁教导扶助,先生离开之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恰恰是给自己的明确提示。

自己选的路便自己去走,先生能够交给自己的,都已在过去的数月,数年的时光里,在潜移默化的谆谆教导中,在百家万藏的地宫里,全数交给了自己。

“延嗣,你....”王愈看到杨熙愣愣出神,定睛一看,却发现这位平日不苟言笑的友人,忽然之间泪流满面而不自觉。

“没事....心中偶有所感罢了...”杨熙发觉自己的失态,连忙用衣袖揩抹了脸上泪水,强笑着岔开话题,“你如今还是‘诸生’否?平日可还跟着丹夫子学习?”

王愈脸色一黯,环顾四周无人,低声道:“原来你连这事都不知道?若虚先生挂印离京,天子震怒,虽未将怒气发在你的身上,与若虚先生有关的朝堂官员、太学博士,却被迁怒了不少人,包括丹夫子、涓夫子等,皆被免去官职,贬为庶民,早已不许在太学教书了!”

杨熙听闻此言,顿时如遭雷击。日前与吕节相见,他只道青儿姑娘一心等他回来,却根本没提到丹夫子遭逢大难,被贬官在家的事,应是怕他忧心,故意瞒过此节没有说出,不想此时在此处听王愈说起这个凶信,他心中怎能不又急又慌?

“什么!丹....丹夫子他如今怎样了?”杨熙着了慌,一时间不觉心乱如麻。

“延嗣莫慌,”王愈见他着慌,连忙安慰他道,“据我所知,丹先生被贬官后只是赋闲在家,闭门谢客,我为避开嫌疑,也未敢登门探望,但想来应该是不会出什么大乱子的。”

“不行,我得赶紧去看看!”杨熙知晓这个消息之后,只是阵阵莫名心悸,唯恐此时不去,再生什么变故。

他经历了太多,也失去了太多,再也不想让身边重要之人受到什么伤害。

王愈见他执意要走,料也劝阻不住,只得长话短说道:“还有一事,我须得说与你知,一个月前,尚书官署郑子游大人曾经找到我,询问知否你的去向近况,似乎对你颇为关心,若是情势允许,你可找那郑子游大人一叙,或对你有所帮助。别的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了,你一切小心,莫要冲动行事。”

尚书左仆射郑崇字子游,向在官署之中便对杨熙印象不错,想不到还有这桩故事。但如今杨熙已是心急如焚,再顾不上思索其中深意,只是向王愈拱手作别道:“那我先走了,谦古你也要好好保重。”

王愈看着杨熙匆匆而去的背影,脸上现出一丝犹疑之色,似乎还想叫住杨熙,说些什么,但最终他还是一言不发,看着杨熙消失在学堂瓦檐之后。

王愈伫立良久,忽然也转身举步,不是去往太学学堂,而是返回自己距离太学不远的简陋寓所。

在那偏僻简陋的寓所门口,立着一位身材伟岸,面容俊逸的年轻人,特别是那一双桃花眸子隐带笑意,让人心生亲近之感。

他正在等待王愈归来。

王愈心中百味杂陈,因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与他名字相仿,但无论姿容气度还是家世背景,都要远胜于他的远房族兄,新都侯王巨君的嫡子王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本站推荐
女总裁的贴身兵王邪龙狂兵都市之万界至尊开挂闯异界超级武神校花的贴身高手万古第一帝头狼
相关推荐
桃色绯闻:总裁深夜行凶再度重婚顾先生别乱来木叶之死亡如风狐狸小姐的诱惑奇葩姐姐的诱惑网游之混乱争霸大焱仙朝我是神豪打工人九鼎风云录这个仙子有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