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第126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延平郡王内心对薛鸿兴的忠诚度产生了疑问。

他一面觉得应该是不至于, 薛鸿兴这时候背叛他, 根本没有可以投靠的人, 可能是他怕事的心重一些,不敢在京里替他说话。

一面又忍不住去想那个“万一”,万一薛鸿兴真的有了二心——

那严重程度不下于他无法留京。

延平郡王是个谨慎的人, 于星诚在扬州时将他一吓,他就不敢再拉扯韩王, 诸如宝丰郡王当街调戏妇人的事,他更不会去干, 现在对于自己的人手, 他也持很小心谨慎的心态。

他想查一查薛鸿兴。

但有一个问题是, 他的主要势力范围在蜀地, 想在京里暗查薛鸿兴这样的大员, 他很难办到。

他可以送信回去给蜀王,但如果薛鸿兴真的有问题,这一来一回路上耗的时间恐怕就够事态不可挽回。

延平郡王为此琢磨了两天, 终于想出了一个双管齐下的办法。

信照送, 但是他自己,也要做出一点努力。

他把努力的方向放在了吴太监身上。

这不奇怪,薛鸿兴那架十二扇大屏风岂止薛嘉言这个家里人听说了,有心人, 都有数,延平郡王在京中势单力薄,但他也有一个优势, 他能来往宫禁中,卫太妃与石皇后来往频密了,常能借着石皇后的名义召他,他想找机会挨近吴太监,自以为不难。

选择吴太监为切入点,延平郡王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

首先吴太监与薛鸿兴是新近热乎上的,这个时间节点很值得玩味;其次,既是新近好上的,交情必定不牢靠,容易拆;最后,怎么拆,钱。

太监死要钱,天下所公认。

看吴太监置宅收礼那劲儿,也不是什么高风亮节的主。

延平郡王觉得他又不是要打听皇帝的动向,只是问一问薛鸿兴的,既不犯忌讳,应该也费不了多少事。

他就顺着这个方向努力去了。

巧了,吴太监正置了私宅。

大概是为了收礼方便,少落御史眼目,吴太监这个私宅置得不像一般太监那样为了来往方便离皇城近,而是隔了不少距离,挺远,也挺偏僻,倒是清静。

因此延平郡王悄悄使人去找他也不引人注目。

只是这个机会难等,吴太监大部分时间跟在皇帝身边,出宫去私宅的时候实在不多。

延平郡王请石皇后帮忙留意着,足等了七八天,终于等到了吴太监将要去私宅住一晚的消息。

延平郡王暗暗地忙使人去了——就是之前去找过薛鸿兴的那个。

他蛮有把握,结果连门都没能敲开。

吴宅守门的下人一看是个生人,理都没有理睬,直接说主人不见客,延平郡王的人不敢搞出太大动静,只得铩羽而归。

延平郡王没想到一个太监的门这么难进,悻悻地,本想算了,但停了两天,又不甘心起来,他寻不到别的门路,只有指望薛鸿兴,他这时候的想法,哪怕薛鸿兴真有了二心,能拿到他的这个把柄,以这个把柄去胁迫他帮助他留京也可以。

至于后续要怎么收场,那再说,估摸着那时候蜀王的协助也来了,满可以靠父亲挟制住薛鸿兴。

病急乱投医之下,延平郡王又盯上了吴太监。

他不知道的是,他第一次有小动作时尚没人留心到他,守门的下人早得了吩咐,拒绝与生人来往,凭是报的什么家门都不要理,但第二次,一下被两个人察觉了。

吴太监,以及方寒霄。

吴太监不去细说,他被人盯上,自有感觉,再各处一对,对出延平郡王居然派人找过他,就明白了,方寒霄则是绕了点弯子。

他通过薛嘉言无意的闲聊,察觉了薛鸿兴与延平郡王可能疏远之事,他不敢轻动去盯吴太监,但盯一盯延平郡王还是可以的。

他的本意是想看一看他的猜测作不作准,不料却发现了意料之外的收获——

延平郡王居然试图去靠近吴太监。

这就太有意思了。

他能这么确定这一点,因为延平郡王第二次没派别人,打听到吴太监到私宅后,亲自乔装偷摸着去了。

这也是吴太监的宅子偏僻,他才敢。

方寒霄眼看着他闪入了那扇看上去挺低调的漆门里,转到附近一家小书坊里耐心等着。

吴太监这宅子偏只是相对于皇城附近而言,人烟店铺没有那么稠密阔大,周围不跟官宅扎堆,实际上该有的一些铺子是不少的,方寒霄选了其中的书坊进,是有点受了莹月影响,进去了,他就像模像样地挑起书来,反正买回去总有人看。

另一边,延平郡王进吴太监私宅的时间不长也不短,大约一刻钟,够喝上一盏茶再聊上几句话。

看见延平郡王躲躲闪闪地出来后,方寒霄原打算再在书坊里呆上一会儿,他熟悉了延平郡王的脚程,不需要跟他那么急。

谁知就这片刻一呆,他打眼一瞥,发现一个人打门前过,悄悄地缀在了延平郡王身后。

这个人实在不起眼,傍晚时分,外面匆匆归家的行人不少,但这个人混在人群里,就是有一种有别于其他人的气质——一般人很难察觉,但方寒霄这个正才跟踪了延平郡王一路的人一看,就觉出了同类的气息。

都干的是不好见人的勾当。

他瞬间将此人形貌记下,不着急出去,把挑好的两本书付了账,夹着,才慢慢走了出去。

这个人可能走得很快,但延平郡王的行步在那摆着,他如真是暗随延平郡王,两个人都走不了多快。

果然,不多一会儿,他发现了目标。

不过延平郡王这个身份,不可能步行回府,吴太监的私宅偏,他的十王府可就挨在皇城边上。所以走过一条街后,延平郡王就上了自家特意命人停远些的马车。

方寒霄看见跟着延平郡王的那人踯躅了一下,没有继续跟上,而是转回了头。

方寒霄在两边权衡了一下,选择了跟着掉头——延平郡王应该就是回府去了,这么晚了,他不便再到哪里去。倒是这个跟踪者,他心中有猜测,但仍需确定一下他的来历。

他没有白跟。

如果说先前这个跟踪者还比较平凡无奇的话,他独自转回以后,步伐不觉就大了许多,行走间快而绝不笨重,穿梭于人群中,那股轻灵之意,掩饰不住的练家子的气息。

方寒霄跟他都有点吃力,幸而他手里夹了书,倒多了点遮掩,他不敢跟到太近,远远地瞧见那人在前方巷子口一转,进去了,他就停住了。

吴太监的私宅,就在那条巷子里。

他没有跟进去,若有所思地往回走。

延平郡王为什么要来寻吴太监,在那一刻钟里,又到底和吴太监谈了什么?

观延平郡王出来时的神气,好像虽不很如意,但也没有多失态。

吴太监何以要派人跟踪他。

派的还是那么一个人——

这个人所可以显露出的东西,比他跟踪延平郡王本身大多了。

因为太监置私宅,不算什么,收点礼,也不算什么,但蓄养武士,是大忌中的大忌。

作为皇帝贴身的家奴,跟随在皇帝身边的时间比许多后妃都多,这么要紧的位置,却在私宅里养武人,皇帝知道,作何感想。

再昏的君那一根敏感的神经都会被挑动。

有一个微小的可能,那就是皇帝知道——但就不说五军三大营了,皇帝想养人干私活,现成的还有锦衣卫,放着锦衣卫都不用,允许太监另立一道门户?

这私活得多私啊。

方寒霄想来想去,觉得这个可能性应该是不大,吴太监之前常年在守皇陵,那么个冷灶,一年到头唯一有点人气的时候就是当地官员们逢时节前来祭拜,那也只能在外面,不是天子亲至,一般官员都是不能太靠近皇陵的。

于是那个地方,常年就孤清得真是个坟墓。

方寒霄一路想着,回到了平江伯府。

他难得这么入神,进院子了,都没想起把书放下。

莹月上前接他,拿了一下还没拿动,她脸面微红,就松了手:“不是给我买的?”

她都习惯了,见到他带书回来就以为是送她的。

方寒霄才回神松了手,笑着把书重递给她。

时近晚饭时分,莹月暂时就没有管,先收着放到书案上,候到吃过饭后,才过去打开了看。

丫头们收拾着杯盘出去了,方寒霄也走过去,忽见到书案上放着一本手工装订的书册,拿起翻开一看,发现是莹月写《余公案》时同期写的另一本,这一本完全忠于现实,因此不便拿出去,只能压箱底传家,连装订都是莹月自己费劲装的,可能搁至几代以后,此时风流尽去,不犯朝廷忌讳时,方可以面世。

“怎么想起翻了这个出来?”

他知道莹月这本成书以后,就收起来了,真压箱底。

见问,莹月有点苦恼:“三山堂的先生又催我问有没有新书,福全有点说溜了嘴,说我之前还写过另一本,他不知道是什么,被先生问多了,就提了一嘴。”

“这个肯定不能给他,不过福全回来说,我想起来,就翻出来看了看,好久没看了,之前晒书时也没想起晒它,我怕被虫蛀掉。”

方寒霄把书页大略翻了翻,倒是没有,他耳朵听着莹月继续讲:“其实我觉得,这本才是真用心的,比拿出去卖的那本好,那本改了好多,我是拿它编着当练手的,头一回写,我总担心不好,练手完那本,后来回头又修这本,我就有数多了——”

方寒霄手里的书掉在了书案上。

他:……

他从没有过这种手软的时候,可是这一刻,他脑中劈过闪电,照亮了一些他曾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问。

空寂的皇陵,

吴宅的武人,

延平郡王在扬州遇刺,

方伯爷在京中被灭口,

吴太监于凤阳受贿,到京中登高位,

张太监接替吴太监前往皇陵,却不是发配,

他,先韩王世子,连同劫后余生的徐二老爷在内,三道同样的伤口,

这些错综复杂的线索有新有旧,他始终串不成一条线,因为他缺乏一把最重要的钥匙——到底是为什么,他会和先韩王世子与延平郡王一样,卷入这场延续六年之久的阴谋里?

在这一个不早不晚刚刚好的时刻,他可能终于找到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本站推荐
邪龙狂兵万道龙皇万古第一帝我的冰山总裁老婆开挂闯异界都市之万界至尊校花的贴身高手
本书作者其他书
慵来妆 伴读守则
相关推荐
修真仙帝重生都市都市最强修真仙帝从契约宠物开始凶宅笔记余楚锦鲤小娇娘娇宠娘亲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那座江湖那个人我为国家造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