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老狐狸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一大早,我们一行人来到了马衔山,杜江就像是掐准了点一样在不远处站着。脸上依旧是他的招牌笑容,天天都是这个笑容,我都快看吐了。

杜江说马衔山上有茂密的森林,林中生长着100多种珍贵药材,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听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既然有矿产资源,那国家就一定会挖,可是为什么没有挖到我们接下来要盗的这个墓呢,这还真是令人费解,难道还真是因为巧合没挖到?

不过这杜江也真是有意思,居然还给我们讲起了这山上的传说。我一边看着周围的景色,一边听着这杜江讲故事,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这个故事也挺有意思,讲的是由于“白马爷”、“八蜡爷”二神灵为民赐福降祥,消灾免难,于是敬神的缕缕香烟,冲进了南天门。

这烟呛着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派南海抓泥鳅的小变态熊孩子哪吒他爹托塔李天王天王下凡查访,知到了这白马、八蜡施展神恩,感动了黎民百姓,故才有此盛大香烟来呛他鼻子。

玉皇传旨赐封白马为天子,八蜡为田祖,二神为地方官神。两位尊神后来便出山走川,巡查四方,一次出山时,曾在巴石沟歇驾休息过,所以在清光绪年间,有人又在巴石沟东山麓增修“歇马殿”一座。

庙右侧山沟处有一天然石泉,叫什么久池,那个池久旱不涸,传说是白马饮水之处,也是降香求雨之所。

这里我就有点搞不懂这玉皇大帝老爷子了,明明自己被呛着了,还要给他们两个封神,真是性格难以捉摸。

不过想想当年猴哥在花果山插面旗子他就要封个神,虽然官职要么小,要么虚有其名,不过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这玉皇大帝有封神癖好。

而且他仗着自己是玉皇大帝还就想到个职位就封个职位,还真是个任性的孩子。

杜江又开始讲这个传说的后续,我也是挺佩服他的,讲这么一段又一段,也不累。林叔好像没心思听他的故事,只是一直观望四周,熊叔则隔一会打个哈欠,看来是被这故事给搞困了。我姑和朝奉两个人就一直谈着下墓后如果发生什么事应该怎么做。

看来看去,好像只有我一个人在认真的听故事。不过也不怪我,我不听故事还能干嘛,我又不会找墓,干走着看风景也无聊,只能听听故事了。

不过这第二个故事好像还和什么“三宝太监”有关,一个太监,连自己下面那个最大的宝贝都没了,还谈什么三宝。不过想到这里,我倒是开始对这三宝是哪三宝产生的浓厚的好奇心,于是,我又开始听故事了。

据说到了光绪后期,当地百姓又在寺龙沟沟口修起了一座气宇轩昂、飞檐卧阁、宽敞高大的白马庙。

庙内莲花台上供着的不是泥塑的白马、八蜡,而是用檀香木雕刻串连成的骨架,外着龙袍,饰以头面,端坐轿内、活灵活现,其容貌造型和庙沟鼠头山神像无大差异。

听到这里,我忍不住的想吐槽了,这老百姓也是有毛病吧,好好的供奉个什么破骨架,还是用檀木雕刻的。他们不知道檀木在现在很贵吗?真是暴殄天物,一个两个的都这么浪费,活该他们的王朝后来亡了。

由于二位官神感应,百姓顶戴诚心,故在相当长的岁月里,苑川一带没有遭受过天晒雨打,真可谓“风调雨顺,物庶民康”。

就在我忍不住想开口吐槽的时候,熊叔再一次的打了个哈欠,然后不紧不慢的说到,“这俩神仙也真是自我感觉良好,人家都雕个骨架供奉着,还是山神的模样,他们两个还以为是在供奉他们,也是够自恋的。”

听完熊叔的吐槽我也是忍不住的笑出声来,杜江也是轻笑一声,道:“熊哥真是会开玩笑,说实话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老百姓供奉骨架他们两个神仙会显灵。”

诶,这杜江,好家伙,上个月刚和熊叔打过还骂熊叔看门狗,现在就来熊哥了,还真是会攀关系。

熊叔听到他这一句熊哥,也是很有礼貌的回了一句,“滚!谁是你哥,你跟谁两称兄道弟的呢?”

杜江听到这里,耸耸肩,知趣的没再说话,看到他碰了一鼻子灰后尴尬的样子,我内心忍不住的大肆嘲笑了他一番。

嘲笑过后,我发现了一件事,他还是没说“三宝太监”呀!到底是哪三宝啊,我他妈好奇呀!

好奇心越来越重,我越来越难过,这种迫切想知道答案的心理,给我的感觉就是你的心里有一万只猫在挠着,不停的挠着,挠的你心痒痒,心发毛…

终于,我忍不住了,开口问到,“那个,杜哥,你刚才不是提了什么‘三宝太监’吗?这三宝是哪三宝呀?”

这句话刚脱口而出,所有人人都停止了脚步,都用着一种看外星人的眼神盯着我,我尴尬的小声问到:“你…们怎么都…这样看我?我脸上又什么吗?”

安静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尴尬的气息,大家都一动不动的盯着我,我的喉结蠕动了一下,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一秒,两秒,三秒过去了,除了杜江和朝奉都是笑着咳嗽了两声,他们都爆发出了毁天灭地般的笑声。

“哈哈哈哈,你居然不知道三保太监是谁,哈哈哈。”

“你居然问是哪三宝,哎呦笑死我了。”

“小天,你是猴子请来搞笑的帮手吧,不过我猜你绝对是为了搞笑才这样说的,哈哈哈哈…”

我站在原地挠着头,一脸尴尬的微笑着,被笑淹没,不知所措。

朝奉强忍着止住了笑意,开口道:“这三保太监是保护的保,不是宝贝的宝,是当年下西洋的郑和。”

我的世界观在此刻已经彻底崩塌了,郑和居然是个太监,他居然是个太监!朝奉!你还我心中那个勇敢下西洋的男人,把这个死太监收回去!

不过听朝奉说,这三保太监下西洋的事,其实另有其因。

说是很久以来,苑川河南北两岸,每年农历七月有玩“官神”之习俗,又称为“秋报神会”,俗称“玩神”。

年复一年,从未间断。实际上就是是一种纯粹的民间祭祀、庆典、娱乐的群众性活动。苑川七月玩“官神”起于何时,是什么缘由?

这些都未见过任何文字记载,但据民间传说与明初“靖难之变”有关。

说是由最迟的肃王府护卫军操戈练武发展演变而来,至今已经历了600多年。这事追溯到远在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了明王朝,为巩固其封建统治,即封其年龄较长的诸王子到北边为藩王,以防守蒙古族的威胁与侵犯。

比如西安德亲王、太原的晋王、北平的阎王、大同的代王等。大约过了10年,到了公元1378年,明太祖朱元璋又封其数十子为各地藩王。

其中第十四子朱英改封为肃王,连前所封的9王共封24子。公元1398年即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驾崩,遗命其长孙朱允继承皇位,称谓建文皇帝,1399年为建文元年。

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四子燕王朱棣对遗命心怀不满,依据权势,起兵抗旨,屡次失败。

后来又经过周密策划和备战,在建文三年又出师南下,攻城占地,渡过长江,直逼镇江,随即又围攻京城应天。

公元1402年即建文四年朱棣终于率将士攻下城堡,打进应天夺了权,于公元1403年称帝谓明成祖,改建文为永乐元年。随之在国内各地明察暗访建文皇帝的下落,却毫无踪影。据说建文皇帝事急,命手下纵火焚宫,率9个亲信化装为僧,从宫内太平门一个地下暗道逃出京城应天。

至外“神乐观”落脚藏身,后又经过周折逃至云南。此后明成祖朱棣未查清建文下落,心中一直不实,就命令镇远侯颜成、都督韩观及刘真、何福等,出征贵州、广西、辽东诸边地,加强防范。

然后又命多名宦官到云南、大同、甘肃、宣府、永平、宁浪等处侦查外情。据传建文帝出逃云南,驻在锡水嘉寺,埋名改姓,无人得知。明成祖朱棣疑他出逃在外,因命太监郑和游历外洋,名为宣示威德,实为踪迹建文,遂成三保太监七下西洋之说。

在听完这些又臭又长又繁琐的故事之后,我明白了一件事:说到底,什么狗屁勇下西洋,什么狗屁英雄,都是假的!假的!

一天的观察结束了,这马衔山不愧是有名的景区,果真是景色优美,让人看的心旷神怡。晚上回到酒店的时候,在林叔房间,他说根据他今天一天的观察,已经可以推测出墓室的小范围位置。

而且,他还发现了另一件事——徐断水的人一直都在暗中监视我们!

徐断水这只老狐狸,表面上今天只派了杜江一个人来给我们讲一些基本情况和带我们观察,实则背后一直放着人看着我们。

想到这里,我突然惊出一身冷汗,故意压低声音说到,“既然白天有人跟着我们,那晚上在这酒店里,岂不是也有他的人?”

林叔他们四人听我说出这句话,不但没有惊讶,反而很欣慰的笑了。朝奉拍了拍我的肩膀,低声道:“不错,居然能在短时间内跟我们一样想到这个问题,看来你长进不少。”

林叔说徐断水一定是趁着在我们今天白天一天都在外面的这个空档,安插了各种眼线在这个酒店里,而且说不定,就在此刻,隔壁房间都有人在偷听。

我把手掌一横,在脖子那里划了一下,对着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脸上做出一个疑惑的表情。

林叔摇了摇头,道:“没必要,这样反而更会引起徐断水的警惕,这酒店的房间隔音都挺好,只要小声点,他们就听不到。”

回到房间以后,我脑子里又浮现了林叔刚才的那段话,“为了让徐断水对我们放松警惕,你们要做出不知情的样子,故意把电视声,闲聊吹牛说话的声音提高。等明天确定了墓的位置,下了墓以后,他的人也一定会偷偷的跟在我们后面,给我们来个锅里焖,到时候,我们再把他们给做了就行。”

看来,这一次下墓,我这双手就要沾染上污秽的鲜血和亡魂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本站推荐
妖孽奶爸在都市万道龙皇头狼盖世仙尊校花的贴身高手女总裁的贴身兵王我的冰山总裁老婆邪龙狂兵万古第一帝超级武神
本书作者其他书
妖怪名单之最强妖王 无限妹妹召唤系统
相关推荐
天命之族重生学霸不软萌活下去还是死被困同一天五千年皇后的白月光另有其人独角兽我和妹子那些事白老板好像有心事我就是吸血鬼吸血鬼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