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那会儿真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贞观二年初春的这一天,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天。就在陈菩提和小家伙熄灯入梦的时候,千里之外的长安城司天监,灯火通明,往来匆匆。

这大概是司天监自大唐建国以来,守备最森严的一天。

往常除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祭祀大典,监正袁天罡,副监正李淳风一般都不太会来。平时他们都在各自的道观中修行。今天两人同现观星台。就显得有些不同寻常了,只见袁李二人不停观察,计算,布置星图位置。即便身处整个太极宫最高处的观星台,即便春日的寒风未褪,二人依旧忙的满头大汗。

两个多时辰之后,才停下手来,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对视一眼,相互点头又相互摇头。就像在演一出默剧。看似滑稽,可是等真看到两人一脸凝重的表情,又没人能笑的出来。

今天的观星台还有一位不速之客。

在袁李二人忙的脚不沾地的时候,这个人却坐在一张坐榻上借着牛油巨蜡的光线,看书?

最终,还是袁天罡栖身向前,行礼。

“陛下,自昨日起,被扰乱的星图目前已经基本归位,但仍有部分星辰炸烈,消失。部分移位”

听完袁天罡的回答,大唐皇帝李世民收起手中的书卷,正色问道:“那具体影响如何?”

“这……”

袁天罡一阵筹措。

“很严重吗?”

“回陛下,这个问题,微臣不知从何说起。”

“如实道来!”

“诺,此次星图的混乱自黎明始,事发突然。起初微臣也无法断定,况且白日之时也无法行观星之术。若不是池中“金莲”异变,怕是微臣也只能待月上枝头的时候才会发觉。”

听到莲池异变,李世民终于坐不住了。长身而起,语气也变得有些急迫。“莲池有什么问题吗?金莲可有折损?折损数量几何?”

说起莲池,最早的记录见于西周。相传周灭商,西伯姬昌在商朝国都朝歌得一金莲子,宝气蕴萦。国尚姜子牙亦不得其辨。遂燃犀角,通鬼神,复得其言。此乃国运金莲,掘祖山之石砌池,引昆仑之水灌入。复投莲子于池中。一昼夜,所生金莲几何。金莲之数对应国祚之期。

那一年,莲池共生金莲八百六十八株。周朝国祚亦是八百六十八年。周朝最后一年,秦昭襄王攻破大周都城,大周灭亡。“金莲子”不知所踪。

金莲子再次出现的时候,秦灭六国,华夏一统。

那一年金莲子只催生了十五株。秦历经二世而亡。

金莲子每一次的消失和再次出现都伴随着王朝的覆灭和兴起。

这其中也不是每个朝代都会出现。西汉灭楚之后出现,东汉亡国的时候又消失不见。而之后的史书中三国,南北朝都没有“金莲子”的相关记载。再一次出现,是在杨坚,也就是隋朝建立之后。可见,只有在大一统的时候,金莲子才会才会“应运而生”。

兜兜转转,唐武德元年,李渊即位。

得异士敬献金莲子,一昼夜催生金莲七百四十株。

武德九年,玄武门事变,李世民登上帝位。

那一年的那一天,李世民带领一队将士,进入莲池,出来的时候就只剩他自己了。对外宣称,太子建成在里面隐匿着大队死士,意图逼宫谋反。寡不敌众,将士们奋勇厮杀,终和敌人同归于尽。但敌人在死亡的前夕,丧心病狂的将莲池中的金莲毁去大半。点验之后,只余二百八十株。至于里边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厮杀,以至于李世民左臂都被刀剑砍伤。李世民没说,别人也不敢问。于是这也就成了一个秘密。

秘密之所以成为秘密大概就是因为它失去了传播的途径,或是源头。

听闻莲池有变,李世民确实感到心惊。大唐国祚已经经过一次动荡了,怎么还敢再来一次。

顾不上说话,疾行上前,快步走向莲池方向。走的太快,宽大的袍服都有了明显的鼓动。袁天罡,李淳风二人小步快跑,才勉强跟的上李世民的步伐。沿途所遇宫女,宦官见此情形,无不迅速跪伏余地。山呼万岁,不敢抬头。有个上了年纪的老宦官跪伏余地的同时,双股战战兢兢。

“这是怎么了哟,又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记得前年陛下手持长剑逼宫上位的时候也没有如此失态呀。宫里都是看着主子们的脸色活人的,可不敢再出什么事了。”

前年,宫中死了太多人,以至于现在,化人场火光冲天的样子仍历历在目。

推开莲池的机关。

李世民长舒一口气。

看样子损失不是太多。顾不上说话,李世民蹲在池边开始一个一个的点验莲池里的金莲。就像一个老农点验自己田中的收获一样。李世民点的很仔细,后边的袁天罡要说话,都被李世民挥手制止了。

在某些事情上,李世民的固执会显得稍微有些偏执。

将莲池所有的进来点了一遍之后,李世民感到一阵诧异。

点错了?

关乎江山社稷的事情,从来就没有小事。李世民觉得应该再点一边。

李世民一脸点了三遍才终于确定,莲池内的国运金莲不但没有损失,反而是长(chang)了不少。足足多了二十一株,现在的莲池共有三百零一株国运金莲。

“只见过国运金莲一株株凋谢的,可第一次听说国运金莲还带增长的。这没道理呀。”李世民蹲在那儿喃喃自语。

可能是起的猛了,李世民感到一阵一黑,身躯一阵摇摆。

站在一旁等待的袁天罡见状赶忙扶了一把。

这偌大的唐朝,能自由进出莲池的。目前也只有李世民和袁天罡二人,李淳风都不行。

”袁卿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李世民已经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了,袁天罡才悄悄把手松开。

”回陛下,微臣初见的时候,更是失态。得见变化的时候,微臣正在岸边观摩。一不下心之下,整个人都滑进莲池。就在微臣眼前,一株金莲幻化而成。一开始微臣以为自己眼花了,可是紧接着又是一株。一个时辰之内,莲池总数就增加了二十一株,等莲池不再变化的时候,微臣又泡在水里仔细数了三次。才确定无误。“

说话间,李世民才发现,袁天罡的衣衫下摆确实还带着微微水迹。李世民心中顿时一热

有时候还真是不佩服都不行,姜还是老的辣。不知不觉间就表了忠心,拍了马屁。关键还一点儿都不做作。

闲话少说,还是回归正题。

”依微臣看来,造成莲池异变和星图变动的应该是一件事。所以微臣没有在第一时间禀告陛下。而是先去观察星图,加以佐证。果然不出微臣所料。异星横空出世,气贯长虹,自南向北而来。一开始微臣以为这只是一个颗比较大的陨星。大星落,重臣陨。微臣还以为,是哪位大臣即将魂归星海。想着要提醒陛下早做些安排。再观察的时候,却发现。划行时间太长,似乎又不是陨星。异星所过之处,星河搅动。有的星星光芒突增,有的星星却被直接撞碎。一直到刚才,微臣才确定,不是陨星。异星的运行速度很快,只一天的时间,就从最南移至最北,运行轨迹一路直冲紫微帝星。“

李世民此时已经完全镇定下来。

气冲紫薇?不过就是再来一场战争而已。回想强大的旧隋。曾经的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如今。怕是骨头渣滓都不剩了吧。

不管是以前的秦王,还是现今的大唐皇帝。

李世民从来都不畏惧任何敌人!

“异星冲撞到紫薇帝星了?帝星可有变化?”

”不不不,不是冲撞,而是辅佐。在一个时辰前,异星已经停止运动了。就停在紫微帝星的正下方。和帝星呈扶持佐助之像。“

李世民听罢又抛出一个问题

”司天监推算结果如何?“

”时间紧迫,微臣和淳风师弟只是做了初步的推算。乱,太乱了,整个天地格局都被搅乱。之前测定的结果,很多都有所变化。之前反复推算的大唐二百八十九年的国运。现在推算起来却迷雾重重,天机好像都被遮掩起来了。这事也急不得,只能等天道稳定之后,再慢慢推算。不过根据莲池的情况看来,应该是好事。“

听罢,李世民站在原地沉思,片刻便有了计较。

”此事暂时不要宣扬,司天监要加紧推算,有了进展,要及时通报于朕,同时也要密切注意莲池变化“

将事情交待之后,李世民出了莲池,走回内苑。

此时的立政殿内灯火通明,长孙皇后身着一身浅黄色的寝衣,坐在屏风前,嘱咐贴身女官再去殿前看看陛下到了没有。

一般情况下,李世民一个月里最起码有二十天是住在立政殿皇后这里的。其余的十天还是在长孙皇后力劝李世民一定要”雨露均沾“的情况下,随便宿在别处。如果不是怕皇后生气,难做。李世民到是愿意一直留在皇后这里。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自少年结发,共同进退十多年,即使武德末年生死攸关之际都互不离弃。玄武门之变的那个夜晚,丈夫和叔伯刀兵相见,长孙就在府中静候,事成则无恙。一旦事败,长孙就会立即服下随身携带的毒药,追随李世民于九泉之下。这样的夫妻感情,纵观整个历史都是极其难得的。

李世民走入寝宫,看见长孙趴在案几上熟睡。乌黑的秀发洒落在案几上,给不大的案几铺了一层柔黑缎子。李世民示意左右服侍宫女,不要打扰皇后。自己挑了张坐榻就坐在长孙的身旁,静静的看着她。

一如十六年前,在高士廉府上初见一般。

那年听大哥说,父亲给自己说了门亲事。于是李世民在一个阳光和煦的午后,就找了个机会偷偷溜进高士廉的后宅。打算看看自己未来的妻子长什么模样。找啊找,转啊转,终于在一片桃花树下发现一个伏案午睡的小女子。走过去,案几上还有一些散乱的纸张,每一张纸都被柔翰的笔法密密麻麻填满。通篇只有三个字--“李世民”。

看来自己的小妻子也是很忐忑呀。

李世民没有打扰小妻子的午睡,就坐在那儿细细端详。

很好,比自己想象中都要好。

和着桃花,李世民闻到了爱情的味道。

后来的事情就不能见诸人口了,谁能想到,一个看起来弱弱的女子手劲这么大。李世民足足有三天没敢出门见人,饭菜都是大哥给端到门口,拒绝任何人的接见。不过也不吃亏。白得了一块手帕,还带着淡淡的桃花香味。一直到现在,那块手帕都放在甘露殿御案上的盒子里。闲来就拿出来看一看,有时没人的时候还偷偷嗅一嗅。

这事长孙也是知道的,却从来都没提过,可能这就是夫妻间的一种小情调。

长孙醒了,看见李世民正看着自己发怔。展颜一笑,不经意间露出的小女子的娇憨,顿时将李世民拉回现实。

“二郎,什么时候来的?怎么都不叫醒我?”

”没多久,看你睡着了,就想着让你多睡一会儿,我也多看看你。“

”都老夫老妻了,还没看够啊?我让女官准备了羊汤,喝一些暖暖身子?“

长孙说完就准备让宫女端上来。

“观音婢,今天我想喝酒,你陪我喝两杯?”

虽然长孙知道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可她不打算问。朝政上的事情她向来很少搀和。看李世民兴致挺浓,就吩咐下边准备酒菜。

长孙将左右摒退,独自和李世民对饮。李世民酒量向来很好,可今天没喝多久就醉了。一个劲儿的说酒话,说到伤心事,哭的像个见不得人的孩子。长孙将李世民轻轻抱在怀中,听着他说各种各样的酒话,有关于自己的,有关于大哥建成的,说的最多的是那个自从玄武门事变之后便从不提起的名字。

听到最多的词,是对不起。

在别人眼里的大唐皇帝李世民,是战无不胜的统帅,是虚怀纳谏的明君,是爱民如子的君父,是弑兄囚父的逆贼。

在长孙眼里,他就是自己的丈夫,孩子的父亲。会哭,会笑,也会累。

最后,依稀记得,伴随自己入睡的是。是刚成婚时观音婢在婚房里唱的小调歌谣。那会儿自己刚成婚,那会儿大哥还是大哥不是太子,那会儿元吉还整天跟在自己屁股后边要纸鸢。那会儿秀宁说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娘子军的厉害。那会儿小德还因为不小心撞见海棠洗澡,被海棠用朴刀追着满街跑。

那会儿他们都活着。

那会儿......

真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本站推荐
邪龙狂兵头狼开挂闯异界万道龙皇校花的贴身高手万古第一帝盖世仙尊都市之万界至尊超级武神
相关推荐
在影视世界里降妖除魔玄幻之开局无限系统岛国诡秘事件我能登录游戏六道登天录傲世剑魂魔剑掌控者无上意念意念永恒末世山海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