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帝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只是,陈叔达虽然参与了李渊大部分的机密文件的起草定稿等等,又是黄门侍郎,纳言侍中,天天陪伴在李渊身侧,应该是李渊最最信任的臣子了,但陈叔达与李渊的私人关系却远远比不上裴寂和封德彝,甚至比不上裴矩,这是因为陈叔达不会说皇帝喜欢听的话,也不会去用心揣摩皇帝的心思,所以,他大多数时间里都是默默地待在偏殿,李渊不召唤就不会到帝前邀宠。

此时,站在李渊的身侧,陈叔达秉持了自己一贯的原则,看着身前一尺的地方,沉默不语,等着皇帝的嘱咐。

“子聪,在朕身边的这些人中,朕最信任你了,你可愿意为朕分忧?”等了半天没听到任何声音,李渊只得苦笑着先开口。

陈叔达眉头微微一皱:“陛下有何吩咐?”

李渊侧头看他:“在朕的两个儿子中,你觉得哪一个更好?”

不出所料,陈叔达骤然听到这样的问话,也是身形一动不动,没一点吃惊的地方。李渊欣赏地看着陈叔达,他就喜欢这个人处事不惊的样子。

陈叔达真没啥吃惊的,两个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长安城里瞎子都看得出来,何况身为中枢大臣的他。而李渊有此一问,陈叔达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这或许跟他的出身有很大关系,在他看来,皇储之争是很正常的事情,皇帝在皇子之间进行选择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回禀陛下,两个都很好,不分伯仲。”

李渊略显意外地扬扬眉:“都好?没一点区分?”

陈叔达低垂着眼目,继续回答:“是,无论哪一位皇子,都是文武全才,都能当一个好皇帝,都能给大唐带来繁盛。”

李渊苦笑,这个回答等于没回答,一点实际的意思都没有:“子聪,同样的问题朕问裴寂,他说正统为重,明摆着向着太子;朕问封德彝,他说这是朕的家事,臣子不好多嘴;朕问裴矩,他左右言之,就是不肯回答朕;朕问萧瑀,他张口秦王闭口秦王,只认得秦王一人。眼下朕问你,你却如此回答,和封德彝等人有什么区别?你们是不是都怕得罪人呀?”

“回陛下,臣说的都是肺腑之言。”陈叔达很认真的抬头看向李渊:“皇帝的家事就是国事,皇帝没有家事,裴相错也;既然是国事,臣子就该正言之,怎好缄口不言,封大人他们也错也。”

李渊哦了一声,兴趣来了:“这么说,爱卿所言是心里话喽?你真的看好朕的两个儿子都能当一个好皇帝?”

陈叔达肯定地点头:“是。”

“原因?”

“臣知道,眼下多数人眼里看见的是太子的理政之才,秦王的战功赫赫,都偏袒一方。然在臣看来,太子和秦王都具有不同凡响的文治武功。太子当年随陛下起兵,自带一军,战场上杀敌立功不亚于秦王,若是臣没记错,拿下长安城的首功是太子;河北之战,太子挂帅一举平定叛军,其军务上的能力令老臣也刮目相看;而秦王这些年的确东征西讨攻无不可,为大唐一统立下赫赫战功,然老臣却更看重秦王每攻取一地后的抚民治政之能,其经略数年的陕西、并州、洛阳等地,百姓安居乐业,渐有欣荣之气象,其帐下的房杜等文士的能力,也堪比东宫属臣。故而,臣这两年来冷眼旁观,以为无论陛下选哪位皇子继承大统,都将是我大唐的福音。”

随着陈叔达的侃侃而谈,李渊的头也在不停地点,这些都是事实,也都看在他的眼里,正因为两个儿子都这么优秀,他才会这么难。唉,要是只有一个杰出的儿子就好办了。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儿子都很优秀,而在于他们都想当这个九五之尊。

“唉,让朕再好好想想。”李渊来回走了几步,突然停下来,望着陈叔达一笑:“子聪,你觉得,朕将李瑛县主配他们中的谁更好?”

一向冷静的陈叔达这次也不冷静了,愕然看向李渊,这,这儿媳妇可就是家事了……只是,微微苦笑,他刚刚才回答了皇帝,帝王家没家事,这下该怎么开口呢?

李渊得意地看着陈叔达终于变了一下脸色,呵呵,你不是说朕这里没家事了,这下看你怎么回答。

陈叔达想了一会儿后,拱手回答:“老臣认为,李瑛县主为人性格豪爽,且不喜他人安排自己,故此,老臣觉得,陛下应该问李瑛县主自己的意思。”

李渊唔了一声,陈叔达也算是把唐瑛的性格说对了,可是,唐瑛却一个都不想选,这个,怕是你就不知道了:“朕当然会问李瑛她的想法,但朕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这……李瑛县主与秦王有战场上结下的友情,与太子殿下有国事上结下的交情,她又有大功与社稷,配哪位皇子都不错。只是,老臣觉得,李瑛县主的遭遇堪奇,生性好强,怕是不会愿意屈居人下,而太子妃和秦王妃并不过错。”

陈叔达的回答让李渊微微一愣神,陈叔达似乎提醒的对,唐瑛不愿意做选择,真是不想嫁入皇家,还是因为不愿意屈居正妃之下?这个问题他可还没想过,如果是前者,只要他一道圣旨,那管唐瑛愿意不愿意;但如果是后者,恐怕就要好好考虑一番了,别前院打鼓,后院失火,那就得不偿失了。

“嗯,爱卿提醒的对,让朕再好好想想,你下去吧。”

“是,老臣告退。”陈叔达慢慢地躬身退到十步开外,才转身疾走而去。

唐瑛最终还是没能跟李世民去并州,并不是李渊不同意,而是紧随其后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让李世民想去并州的计划完全搁浅了。

四月二十六,日子不错,秦王府里人头拥挤,各处跑来贺喜的人络绎不绝。秦王虽然眼下不怎么得宠,但添丁之喜大家还是得来贺贺,否则,秦王的脸色怎么样都不用说了,皇帝那张脸绝对难看,不管怎么说,李愔可是他孙子。故此,承乾殿借着李世民六子李愔的诞生,又热闹了一把。

众人都贺喜,唐瑛自然也要来,而且,她还不能以普通臣子的身份来,要以县主的身份来,而且,还要好好打扮打扮,免得在众人面前丢了秦王府的脸。呜呼,一大早折腾了半天,把她累的够呛,这才能保持一定的“风度”坐在一群衣着华丽的贵夫人中间向长孙无垢表达自己的心意。

长孙无垢稳稳地坐在主位上,面带和善幸福的微笑招呼着四方来宾,凸显出她的善良与贤惠,言语之中更是充满了对杨贵夫人的敬意与友爱。唐瑛在今天的日子里不可能坐到长孙无垢的身边去,但长孙无垢却巧妙地安排人专门对她照顾有加。

而一些眼光很毒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唐瑛在秦王府里所受到的特殊待遇,于是,街坊之间的那些传言自然地就在他们心头浮现而出,还有不少人用嫉妒羡慕的目光看着唐瑛,羡慕她有本事,羡慕她日后将要得到的显赫地位,嫉妒她能成与长孙王妃这样的人相处一室。

唐瑛明白有些人的想法,对长孙无垢的安排也是淡淡笑纳,不管长孙无垢是出于完全的真心,还是另有所图,她都会领受这份好意,至于以后还不还嘛,哼哼,以后再说。

很守规矩地坐了一阵子后,又一拨贵妇们到来,趁着大家目光放在新来者身上时,唐瑛叫过跪坐在身后侍奉的灵云儿,让她去对香怡说,她们主仆要先行告辞了。

灵云儿自从李秀宁死后就跟了唐瑛,这是李世民的吩咐。原来,灵云儿原本就是唐国公府里的侍女,长孙无垢嫁进来后,就拨给了她使唤,和香怡一样,是长孙无垢身边最得力的人。

李渊晋阳起兵后,李秀宁为父亲打下大片江山,深得李世民这个弟弟的爱戴。而灵云儿天生有些力气,原本比一般女子强健,故此李世民专门让人训练了她,然后送到李秀宁身边照顾她。

唐瑛也是从苇泽关回来后才知道此时,也才明白为什么李秀宁伤重的时候,灵云儿会怕回到长安无法向秦王交待了。唐瑛本想拒绝李世民的好意,但灵云儿却自愿要跟她,她本灵云儿在苇泽关又结下了姐妹情义,便没再推辞,从此唐瑛身边就多了一个贴身侍女。

灵云儿毕竟是贵族宅里出来的,接人待物上比易水强了不止几倍,故此,在唐瑛出门拜访他人或进宫参加李渊的小型宴会时,也不会再是一个人,也有侍女跟随了,于身份地位等面子上好看多了。

香怡很快向长孙无垢禀报了唐瑛欲告辞的消息,长孙无垢只是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旋即和众人说笑了几声后,方笑着起身招呼唐瑛过去。唐瑛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怎么也的给长孙无垢把面子撑足了,也笑着走了过去。

“妹妹,还是用了饭再去吧,我让人专门做了你爱吃的小菜。”

长孙无垢的声音不大,但却够距离他们很近的几个人能听到,这些人立马侧目了,而且,不到一天的时间,长安城里一定会传开秦王妃和李瑛县主非常要好的说法。这是长孙无垢的如意算盘,但唐瑛显然没往这方面想。

“王妃抬爱,李瑛感激在心。”唐瑛回长孙无垢一个大笑脸,而后又凑近一步,小声道:“我今儿有日子,眼下腹中不太舒服,想早点回去。”

长孙无垢一听,知道唐瑛家里没有专门的马车,立马对香怡招招手,小声嘱咐她去备好马车,送唐瑛回去,而后嘱咐唐瑛:“妹妹别再客气,知道你的脾气,就不用我的车送你了。回去后让灵云儿弄点烫烫的暖袋给你敷上。”

唐瑛身上也的确不太舒服,与其走出宫门再去寻找马车,不如坐现成的回去,因而也就不再推辞,说声告扰,跟着香怡出去了。只是唐瑛也不曾想到,这辆小小的马车,却成了她为李武报仇的工具。(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本站推荐
校花的贴身高手头狼万道龙皇邪龙狂兵超级武神盖世仙尊万古第一帝开挂闯异界
本书作者其他书
义之传说
相关推荐
都市特种兵恶魔法则江山美色仙路迷途贵族魔法师天控者我就是那条虫回到大明当才子辉煌三国武林高手混都市